发送
走进知名广告公司
职面未来
案例
户外监测
全球精选
C网文库
分享
分享链接:
复制链接
社交平台:
您可以直接复制短链,分享给朋友,也可直接点击社交平台图标,指定分享。
首 页
C网热点
业界动态
独家访谈
LED共建共享平台专栏
走进知名广告公司
职面未来
广告名人
活动视频
活动新闻
优秀案例
视频案例
图片案例
节庆海报
设计宝典
广告热店
影视热店
创意热店
酷榜户外
媒体户外
户外监测
酷榜舆情
全球精选
海外创意广告
国内创意视频
专题视频
酷榜素材库
职面未来
C网文库
大奖作品
大广赛
黄河奖
学院奖
长城奖
金犊奖
龙玺广告奖
金铅笔
纽约奖
嘎纳奖
伦敦奖
克里奥
艾菲奖
时报金像奖
专 题
  • 首页
  • C网热点
  • 案例
  • 户外监测
业界动态 独家访谈 LED共建共享平台专栏 走进知名广告公司 职面未来 广告名人 活动视频 活动新闻
北大广告30年专访 | 陈䶮:剧本般闪闪发光的人生
扫一扫,手机查看
来源: 蒋孟芸 许茂楠 北京大学创意传播管理
发布于 2022-09-14 08:55:52
浏览(3353)
分享(0)
收藏(0)

陈䶮


图片

陈䶮,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6级学士,2010年于东京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继续攻读读博士(研究动画史、表象文化論)。现任日本京都精华大学漫画学部讲师,融创文化集团IP架构师、IP卡拉业务部总监,Animore株式会社创始人。


经历过开学新奇、忙碌且稍显混乱的一段生活后,新生们也开始渐渐适应他们在北京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算了一下,距陈䶮入学北大已经整整过去了16年。从书架上拿起她的第一本绘本作品——《眼儿的北大碎记》,随手翻了翻,前几年这里的一些内容还被收录进了学校的迎新大礼包,忽然那些在北京大学和北大广告的生活点滴就又从书中浮现到眼前,仿佛她从未离开过。


01

    爽剧般的大学打开方式

高考“专业零调剂”进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北大期间出版两本深受欢迎的绘本作品,校园里的人气之星,专业成绩第一,拿到中国宋庆龄基金会“OLAY女性创新与梦想基金”特等奖,并在过程中和导师张曼玉成为朋友……毕业后进入东京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和硕士,现在是日本京都精华大学漫画学部的最年轻且唯一一个来自中国的终身教师……这些放在某一影视剧主角身上可能都会稍显夸张的情节安排,却都真实的发生在陈䶮身上。


1.jpg

本科时期的陈䶮


高考成绩下来后,作为高分段考生,当时摆在陈䶮面前的选择有很多。其中,她收到了来自当年刚开始在内地进行招生的香港四所大学抛过来的橄榄枝——不仅专业任选,还会给她提供40万港币的奖学金。前后脚的时间里,北京大学分数线公布,她高出当年北大提档线10分。

“当时为了这件事,我们家里还召开了家庭会议。到底怎么选,是拿钱去香港还是在北大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陈䶮笑着回忆起当时的情境,“我爸妈从小一直都特别尊重我意见,当时才过了18岁生日刚成年,他们就说‘你自己决定,我们永远都会支持你。’其实当时考虑的也比较多,家庭生活学习通通都考虑了一遍,包括想着以后工作应该会离开家,所以就先不急于大学这几年了。而且当年我确实还有着那么一腔热血和正义感想要实现新闻理想,所以最后选择了北大新传。”

进入北大后的生活丰富且多彩,而陈䶮也拥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这让她忍不住再次拿起画笔,带着涂鸦本随时记录。“我从小就很喜欢看漫画,也喜欢画漫画。虽然没正经学过画画,但一直很喜欢画小人讲故事。”食堂抢饭、晨练打卡、未名湖的坊间传说……名师大家、神人同学、宿管阿姨、保安小哥…….她将园子里的人和景还有那些平凡又不平凡的日子里发生的一个个故事都用漫画定格里下来。在那个还没有微博和微信的时代,她的漫画作品最开始在班级传阅,后来在未名BBS和博客上进行连载。园子里的大家都知道有个把北大生活画成漫画的同学,陈䶮的漫画作品开始被更多人看见,受到更多人的喜爱和关注,其中也不乏出版社的朋友找上门来,邀请她签约出版。很快,在2008年,陈䶮的第一本绘本漫画集《眼儿的北大碎记》正式出版,在市场和校园都受到了很好的反响,陈䶮也成为了校园里的风云人物。

2.jpg

《眼儿的北大碎记》封面


2009年,陈䶮被北京大学推荐参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OLAY女性创新与梦想基金”的角逐,最终获得了全国美术组金奖。她的活泼灵动,机敏聪慧打动了导师张曼玉,被选中为她的学生。

“其实所有的导师我们都很喜欢,也都是非常成功非常优秀的女性,比如当时《时尚》杂志主编,宝洁公司的公关总监……但谁不想当张曼玉老师的学生呢?”聊起这段陈䶮依旧十分兴奋,“最后公布结果是张曼玉选了我的时候,真的是巨开心!她真的非常负责任,那时候她还住在北京,我们基本上每个月都会见一次,有时候她回香港了我们也会打电话写邮件……”2010年,她的第二部漫画绘本《二在北大》出版的时候,张曼玉还为她写了赠言。

3.jpg

张曼玉给陈䶮的赠言

4.jpg

陈䶮与张曼玉不同时期的合影


“大学的时候其实还有蛮多对我整个人生都非常重要的邂逅,比如和张曼玉老师,吴志攀老师,还有刚哥,我非常喜欢他们也很珍惜和他们之间的这种亦师亦友的情谊,也都一直保持到现在。”




02

“自由、自主、自己负责”的北大广告

陈䶮在《眼儿的北大碎记》的中写道:“儿时就憧憬着能在北大读书,现在的的确确来到了这里,发现北大果然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虽然怀揣着新闻理想来到北大新传,但在本科专业分流中陈䶮却最终选择了广告。

入学之前,陈䶮对广告专业并不是特别了解,只是大概知道广告专业的实践性比较强,需要学很多实操内容。但是,在大一学习完四门概论课程之后,她觉得广告学概论十分有趣,意外发现平时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广告中竟然还有这么多学问,“所以那时候觉得,广告专业又有意思,又有很多相关的理论和技巧,陈刚老师不管是说话风格还是讲课的形式都很有趣,听他说广告专业之后会有的那些课程感觉也很吸引人,包括当时接触到的师兄师姐里面也觉得广告系的师兄师姐是最活泼和最好玩的,所以最后大二分专业的时候,我十分坚定的选择了广告学方向。”

直到现在,陈䶮也很感激自己当时做下的这个选择。“北大广告是一个非常鼓励大家自己‘整活儿’的地方,如果不是在这样一个地方,我可能很多事情都不会去尝试。”

陈䶮和马瑞青的相识就源于一次课程作业,那次作业是做一个创意提案,为了出彩,决定拍摄一个广告片。因此她从艺术学院找来当时的艺术学院“专业人士”马瑞青做导演,找了当时的校花校草来做男女主,铺了轨道请了线编实验室的同学辅助他们剪辑……而这其实只是一次普通到不能更普通的课程作业,她本不必如此大费周章。但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想法,为了让自己的创意更好的被呈现,她一直都在积极的去做一些不一样的尝试。

陈䶮用“自由”“自主”“自己负责”这几个词来形容她心目中的北大广告。在这里老师对同学们的干预其实不多,对同学们许多新奇的想法却会给予自己最大的支持,当同学们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遇见困难的时候,很多时候当时来自业界的老师会给他们一些实操层面的指导,甚至会动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帮助他们去解决这些问题。一些老师还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激励大家大胆创新,比如每节课都要重做一遍不同角度的自我介绍来训练“话术”,而陈䶮也还记得当时广告学概论的课上,最后的课程提案第一名的奖品是陈刚老师请吃饭。

5.jpg

陈䶮小组同学和陈刚老师的结课合影


在大四最后的广告策划课上,陈䶮她们组做得是森海塞尔的耳机的案例,“因为咱们广告这边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你做的案例可能是咱们业界老师在校外真正的客户。然后他们就会把客户请来一起听我们提案。我们当时做这个案例的时候,森海塞尔的总监和经理们说觉得我们这个提案已经很成熟了,不像是学生做的,已经达到专业广告公司的水平了,当时就跟我们说‘毕业了来我们这儿’。这种情况在北大广告的课堂上其实很常见,包括大家在课堂上产出的作品集,在之后不管是对找工作还是申请来说,都很有帮助。所以在北大广告真的机会很多,你只要有想知道的事情,想去研究的决心,你一定能在这个地方找到实现它的方法,你的努力也一定会有回响。”

但某种程度上,这种自由宽松的氛围其实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要求很高,可以选择在这里把所有的课程都水过去然后毕业,也可以选择在每一门课程里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去努力。只是最终不管结果如何,大家都需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诚如陈䶮所说,在北大广告的机会固然很多,但也需要时刻准备,一直向前,才能一次次成功抓住。

6.jpg

陈刚老师与陈䶮的毕业合影


03

从兴趣到专业 一往无前 

从北大广告毕业之后,陈䶮前往东京大学继续她的求学之路。在东京大学攻读硕士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应该能有写出博士论文的动力和水平了,又申请了博士。

陈䶮博士修了两个专业,表象文化论和亚洲学。表象文化论这个专业听起来可能有些陌生,“表象文化论是东大文科里面最难的专业。什么叫表象文化论?就是大家平时看得到的东西都叫表象,而我们要研究的是这个表象为什么变成了这样,这是一种方法论,而我们用同样的方法论去研究各自的研究对象,我的研究对象是动画史和相关概念史。就比如说,为什么IP这个词在国内说的这么狠,然后在国外最初说不通?动漫这个词也在国内广泛传播,但在国外不存在?而研究这一点,你就得知道动画史、漫画史、美术史,包括近代工业、政治、宗教等等,会涉及到的很多领域。”

这个研究方向对于从小喜欢漫画,喜欢动漫,喜欢故事的她来说,是一种刨根问底的探究,也是对自己兴趣的最高信仰。现在她作为日本京都精华大学漫画学部担任终身教职,是最年轻的也是唯一的中国籍讲师。

“我很少有一个时间段只干一件事儿,直到现在也是,我连全职工作都做了两份。”陈䶮对待生活,对待自己喜欢的事情好像从来都有用不完的旺盛精力,本科时,她一边读书一边画画,也因此结识了一帮共同画画的好朋友——画阿狸的Hans、画兔斯基的卯卯、画张小盒的阿风、画桂宝的阿桂等等,他们还有一个叫帝都动物园的群聊。陈䶮总是自谦的说自己虽然出书早,但跟这帮朋友比起来画的并不好。但也是因为这些奇妙的缘分,到日本以后,她开始作为大家的日本窗口,帮忙从日本寻找资料、发掘渠道、嫁接资源、引入IP运营方法以及在日本本地进行作品出海等。

而且因为她有着深度参与作品创作的经验,这让她对整个动漫产业的理解更加深刻。她是第一个用研究者视角做从概念看中日动漫产业模式对比的人。近些年,随着国漫兴起,阿里、腾讯、网易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动漫产业,陈䶮作为领域内的专家曾多次担任他们相关培训课程的老师,也替他们做过海外顾问,帮助对接资源、规划商品等,并且在去年首次正式引进了日本动画行业蓝皮书《日本动画产业报告》,为国内业界提供权威的官方研究数据和资料。

陈䶮曾经深度参与阿狸、罗小黑、京剧猫等知名IP的孵化和运营,最近重点投入在一个源自冲绳的潮流IP苦熊(GO-YA BEAR)上,担纲IP主理人进行从0到1的打造。她在行业领域内的影响力不断在提升,从只是感兴趣,到倾力研究、不断实践探索,成为专业学者,成为行业翘楚,但谈及这些陈䶮却十分淡然,“这些东西其实就像滚雪球,还是要先把自己的专业做扎实,把事儿做靠谱,这样许多机会最终都会源源不断地向你靠拢。”


7.jpg

2009年,陈䶮跟阿狸作者Hans交换作品

今年上半年,陈䶮追了一部热播的韩剧《二十五,二十一》,那群在受到金融风暴影响的时代里成长的年轻人的故事,让陈䶮在回忆起自己在过去这些年的经历时颇有共鸣,“我觉得我的人生目前还是挺多线程多层次、蛮丰富的!”陈䶮露出了她标志性的灿烂笑容,绽放着蓬勃的生命力,“感觉等老了我也可以写个剧本,讲述我们这代人成长的故事。我想把我对人生的看法和感悟传达出来,一直做一个生活的实践者和表达者。”

如果你自己愿意为自己负责,多做一些事情,那北大广告这么多老师和师兄师姐,都是你们的“资源池”。我印象很深的一点是,当时刚上大一的广告课概论,刚哥跟我们说当时中国广告只有30年,虽然有一些成功案例,但是不存在绝对的正确。所以如果你觉得有什么新想法,或者说不同意老师的观点,你是可以大胆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解法的,这就是我觉得是咱们北大广告的一个底色,一直欢迎新想法和新东西,刚哥本身也是一直走在业界最前端去探讨新趋势。还是希望大家可以有更多的自主性, enjoy大学生活的自由和这段充满可能性的时光。



8.jpg

访谈/撰稿/排版:蒋孟芸、许茂楠

图片来源: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编辑:陈颖

收藏
为文章点赞
+1
分享
您必须登录才能评论
全部评论1
文人墨客劲爆辣子鸡
回复
2022-09-20 15:23:04

开挂的人生

添加表情
取消
评论
北京大学创意传播管理
每日必读
更多
梦龙×泡泡玛特开启欢愉世界;B站发布抵制造谣网暴倡导公告;迪士尼任命新任CHO | 营销周报
青花汾酒品牌资源库2022版
汾河奖获奖作品(文创类)展示
品牌周报 | ​​奈雪联名《中国奇谭》、瑞幸上线樱花春日季、王饱饱开启「看见进食障碍」公益行动
2022年全年中国广告市场同比减少11.8%;202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超12亿;
QQ迎24周岁;7喜换新LOGO;京东将上线百亿补贴对标拼多多 | 营销周报
一周资讯丨电通公司员工承认在东京奥运会上操纵投标;Instagram宣布停止直播购物功能
周刊|元气森林换“气”、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失联、麻六记否认破产
东方甄选还能留董宇辉多久?
戛纳狮子 | 2023多个奖项更新升级,4月13日截止报奖
数据
更多
尼尔森IQ发布《2023全球消费者展望》报告
优秀企业
案例
职位 3
查看详情
案例
职位 3
查看详情
案例
职位 4
查看详情
案例
职位 4
查看详情
时趣
案例
职位 5
查看详情
MT 蒙彤传播
案例
职位 3
查看详情
关于我们 业务联系 招聘信息 免责条款 隐私条例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编辑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联系方式:
020-38814986
版权所有 广告网 粤B2-20040750号 © Copyright 1998-2022 cnad.com All Rights Reserved